现在发行版本的Linux已经提供了图形交互界面,很多的人还是感觉无从下手。原因主要是不清楚Linux的分区规定,及Linux分区工具—Fdisk的使用方法。下面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讲解这个困扰大家的问题。Linux的分区规定1.Linux分区工具—Fdisk设备管理在Linux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盘、光驱等IDE或SCSI设备也不例外。 Linux把各种IDE设备分配了一个由hd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种SCSI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sd前缀组成的文件。例如,第一个IDE设备,Linux就定义为hda;第二个IDE设备就定义为hdb;下面以此类推。而SCSI设备就应该是sda、sdb、sdc等。2.Linux分区工具—Fdisk分区数量要进行分区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这就有可能是一块IDE硬盘或是一块SCSI硬盘。对于每一个硬盘(IDE或SCSI)设备,Linux分配了一个1到16的序列号码,这就代表了这块硬盘上面的分区号码。例如,第一个ID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在Linux下面映射的就是hda1,第二个分区就称作是hda2。对于SCSI硬盘则是sda1、sdb1等。3.Linux分区工具—Fdisk各分区的作用在Linux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4个。对于早期的DOS和Windows(Windows 2000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 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的,因此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Linux的bootloader的时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Linux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1至16号码中的前4个号码。以第一个IDE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hda5到hda16等12个号码。因此,Linux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16个分区。 对于逻辑分区,Linux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DOS和Windows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是主分区上。我们可以看到扩展分区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分区模式,但不能用来作为操作系统的引导。 除去上面这些各种分区的差别,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把它们一视同仁了。Ubuntu 10.10下VMWare Unable to build kernel module解决方法完美解决Ubuntu下vi编辑器方向键变字母的问题相关资讯 Linux教程
- Linux教程:如何在命令行中查看目 (07/28/2014 12:22:23)
- Linux 修改root密码 (11/03/2012 07:53:38)
- su - root 与su root的区别 (06/06/2012 00:39:40)
| - Linux进程间通信:消息队列 (01/28/2013 09:43:00)
- U盘安装Linux开机无法启动解决方法 (10/07/2012 08:55:52)
- Windows 7/Linux 同步时间 (05/15/2012 06:17:55)
|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
评论声明-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