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一个很久之前的设想,06年的,之前的想法是用tmpfs,tmpfs是RAM和磁盘swap的混杂机制,大部分的情况是优先使用内存空间,尽管本质上是非持久存储,但性能上远不是磁盘甚至固态硬盘所能企及的。而且现在是内存空前便宜的时代,类似的方案例如memcache等,变得更有价值了。默认的Linux发行版中的内核配置都会开启tmpfs,映射到了/dev/下的shm目录。可以通过df 命令查看结果如下: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146G 14G 125G 10% /
varrun 501M 84K 501M 1% /var/run
varlock 501M 0 501M 0% /var/lock
udev 501M 32K 501M 1% /dev
devshm 501M 0 501M 0% /dev/shm
默认配置的shm分区正好是内存的一半。可以重新调整大小:vi /etc/fstab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size=4096M 0 0umount /dev/shm; mount /dev/shm不同于文件系统/dev/shm不是一个文件,是一个目录,完全可以通过文件链接的方式挂装到指定目录,还是推荐采用mount方式:mount –bind /dev/shm /data定制deb安装包定制CentOS 6.3 自动安装盘相关资讯 Linux使用教程
- 如何在 Linux 中安全擦除删除的文 (04/10/2014 06:12:05)
- Linux中profile的执行说明 (09/28/2012 06:16:01)
- Mac/Linux 多线程下载解决方案 (08/30/2012 07:39:07)
| - Linux下AutoTools工具集使用教程 (11/20/2012 12:13:57)
- Linux下根据端口号查询对应进程 (09/05/2012 06:14:34)
- Linux平台下HD 2000/3000/4000性能 (08/28/2012 06:28:48)
|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