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rted可能是Linux平台上最重要的应用程序之一了,并且它也是最有用最易识别的软件之一。不能把GParted作为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来讨论。公平的说,它本是采用GTK+开发的GNU Parted的前端程序。但是由于开发人员做了许多工作,使得它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只是给这个复杂而难用的软件提供一个简单的图形界面了。GParted项目启动于2004年,自从那时起开发人员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它。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最新发布的版本号是0.16.2(该版本已经被我们点评过)。难以想象这个开发工作一下就持续了近十年。用户会发现GParted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还有一个名叫GParted Live的Live操作系统,它无需安装即可直接使用,它可以在任何带有光驱或者USB接口的系统上直接运行,包括Mac操作系统。很难想像在Linux世界中没有这个工具会怎样,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它并不是完成这方面工作唯一工具。
安装
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GParted的开发者们只提供最新版软件的源代码,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获取最好的版本就不得不做一些编译的工作。这真是个坏消息。我们在Ubuntu 13.10(代号俏皮的蝾螈)上安装了GParted,一切都很顺利。官方库所提供的最新版是0.16.1,这个版本应该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了。该版本与最新0.16.2版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只是在一些设置上有所改动。我们假设你真的如饥似渴般想要最新的版本。首先,下载软件包然后解压它。下载GParted 0.16.2:
- gparted-0.16.2.tar.bz2 [1.80 MB]
免费下载地址在 http://linux.linuxidc.com/用户名与密码都是www.linuxidc.com具体下载目录在 /2013年资料/10月/15日/小评磁盘分区软件GParted 0.16.2下载方法见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7/87684.htm---------------------------------------------------分割线---------------------------------------------------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软件,编译时间也不会太长。通常,用户只需要输入下面的命令:./configuremakesudo make install问题是正如你和我这样的普通人,并没有安装该软件所依赖的所有软件包。这意味着,当 ./configure命令显示错误的时候,你不得不一个一个的去安装这些软件。好消息是,Ubuntu用户有一个非常方便的命令,适用于所有在他们仓库中的应用。在使用./configure之前,首先输入如下命令:sudo apt-get build-dep gparted这条命令会从仓库中获得所有必须的依赖软件包,并将用户从复杂的一个一个安装依赖库的工作中解救出来。
更多详情请继续阅读第2页的内容: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10/91401p2.htm
相关阅读:用GParted-LiveCD进行Ubuntu分区大小的调整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6/85747.htmUbuntu 10.04 编译最新 GParted 0.8.0,支持扇区>512bytes的硬盘!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1-05/35690.htmGParted:急救你的硬盘数据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1-02/32525.htm使用GParted和acronis进行Linux分区和NTFS分区无损调整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0-06/26737.htmUbuntu用GParted合并分区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0-06/26689.htm
在Ubuntu中安装XScreenSaverUbuntu下用Emacs看Windows 中文乱码文件相关资讯 gparted
- GParted Live 0.23.0-1 发布下载 (08/09/2015 08:21:08)
- GParted 0.22.0 发布下载,磁盘分 (03/24/2015 19:15:02)
- GParted OS命令执行漏洞 (12/23/2014 14:30:11)
| - GParted Live 0.21.0-2 发布下载 (05/27/2015 08:09:27)
- GParted Live 0.21.0-1 发布 (01/28/2015 20:29:10)
- GParted Live 0.20.0-2 发布下载 (10/26/2014 07:52:41)
|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